華商報訊(記者 李敏)連日來,榆林產生數起假充衛生局、計生局任務職員以支付“重生兒生養補助”為由說謊取財帛的電信欺騙案件,華商報記者懂得到,我國今朝最基礎沒有“重生兒生養補助”這一政策,而此類欺騙案件在全國各地均有產生。
領“生養補助”反上當
榆林市平易近陳密斯剛當母親不久,11月3日,正在傢中照料孩子的陳密斯接到一個自稱榆林市衛生局任務職員的德律風。德律風中稱,陳密斯合適重生兒補貼政策,可以支付7500元的補貼金。
因為對方能正確地說出孩子的誕生每日天期和陳密斯的傢庭住址,陳密斯便對這名衛生局的“任務職員”發生瞭信賴,隨後該“任務職員”給瞭她一個驗證碼,讓她在銀行ATM機上輸出該驗證碼便可獲得補貼金。於是,陳密斯在某銀行的ATM機上依照那名“任務職員”的唆使停止瞭一系列操縱,成果陳密斯發明不只7500元沒有到賬,反而她卡華夏有的7500元卻莫名消散瞭。這時感到上當的陳密斯匆忙報瞭警。
“這是典範的電信欺騙案,幾個月前還有一位市平易近以異樣的方法上當瞭12400元,接到此類德律風的人則更多。”榆林市公安局榆橫分局經偵年夜隊年夜隊長王東稱,此類案件在榆林有進一個步驟舒展的趨向。他們曾經著手落實預警防范宣揚任務,全力遏制此類案件的產生。
“重生兒生養補助”最基礎不存在
據公安榆橫分局經偵年夜隊平易近警先容,這種以“重生兒生養補助”為幌子實行的欺騙案件在全國各地均有產生,並且伎倆都很類似。
起首,實行欺騙的犯法分子經由過程各類渠道獲取重生兒的信息,選擇對象都是有重生兒的傢庭,以重生兒母親為主。其次是作案手腕基礎雷同,犯法分子撥打重生兒怙恃的德律風,假充社保局、病院、財務局、衛生局等任務職員,以返還重生兒補助、財務補助、養分補貼費為名,引誘傢長經由過程銀行ATM提款機轉賬實行欺騙。個體案件的犯法分子對受益人傢庭情形非常熟習,能正確說出受益人小我信息及重生兒信息。還有作案成員多為結夥作案,並且分工明白。
究竟有沒有“重生兒生養補助”?昨日,華商報記者從榆林市衛生局懂得到,我國今朝並沒有“重生兒生養補助”這一政策,甚至沒有這一說法,實際中和生養相干的“補助”,隻有獨生後代費和生養保險。在此,公安機關提示有重生兒的傢庭,一旦接到此類德律風或短信,切莫輕信,更不成自覺到ATM機上操縱。凡發明有以上欺騙行動,應實時報案,並供給相干線索,協助公安機關破案。